
流行性腮腺炎(简称流腮)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荣耀配资,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。四季均流行,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。
早期症状:起病急,无前驱症状或较轻。伴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咽痛、食欲欠佳、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。数小时腮腺肿痛,逐渐明显,体温可达39℃以上。
典型特征: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。一般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发展,状如梨形,边缘不清,发热。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,使容貌变形,并出现吞咽困难。
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荣耀配资
流腮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引起传播,妊娠早期亦可经胎盘传至胚胎导致胎儿发生畸形。目前,学校、托幼机构成为流腮暴发的主体。
展开剩余44%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
1.管理传染源:早期发现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,隔离期应从发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。
2.切断传播途径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,特别是在流腮高发季节,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外出时佩戴口罩。
3.保护易感人群:及时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(MMR),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。儿童应按程序完成疫苗接种,8月龄接种一剂,18月龄加强一剂。
供稿科室:免疫预防科
稿件作者:刘雪
通讯员:冯燕
本期编辑:李银宇荣耀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